有没有人能帮我看一下八维?
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偏好,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。而关于性格类型的划分,八维等工具则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界定方法。然而,许多人都有疑问,究竟这些工具的结果有多少可信度?
笔者,在一次课程中,参加了一个“性格测评”的环节,以了解大家自己的基本性格类型。结果显示,笔者的性格类型是INFP,即内向、感性、情感化和理想化。当我回去查资料了解更多关于INFP性格的特点时,发现它们基本上都符合我自己的感受。例如,INFP通常比较害羞,不喜欢表现自己,独立性很强,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敏锐的洞察力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每个INFP都是这个样子,只能说它有一定的参考性。
然而,我发现我自己更喜欢的,是ISFP这个性格类型。ISFP也是属于感性类型,但其主导着直觉、感受和情感,能够以感知和体验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外界。ISFP倾向于追求美丽、和谐和平衡,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。如果我要为自己的创意艺术打上一个标签,那么ISFP或许更适合我。
事实上,这也体现出了性格测试时候的一些基本局限性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,无法在几十个问题的选择中精准地界定。或许不同的时间、场合下,我们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虽然性格测试工具是可信的,但其结果需再经过自我验血,进行人身认证。
回头看看原文关于INFP性格的描述,在艺术、文化、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比较具体的表现。这也说明在并不代表没有共性和趋同之处。使用性格测试工具的目的,是让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,并开展适合自己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方式。我认为,性格测试工具是有意义的,但更重要的是,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背景,主动发掘和挖掘自己的潜力。
如何发掘自己?或许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侧面,形成自己的习惯、兴趣和爱好,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氛围。有些人通过网上的艺术平台,自学练习音乐、绘画、视频拍摄等技巧。有些人则喜欢慢慢探讨一些自己热爱的领域,通过不停地思考和尝试,把原本苍白的生活,变得更加绚烂和有趣。再通过多和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相处和交流,我们还能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,把性格这个拳头变得更加精致和丰富。
总之,性格测试工具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参考,去理解和认识自己的个性和优势。但对于如何发掘潜力、提高兴趣、把工作和兴趣融合等方面,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。去认真思考、实践、尝试,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,找到感性、理性和艺术兴趣之间的平衡点,让生命更加充实和充满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