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科普丨“躺平”现象的心理学

小文分享
躺平心理测试题
• 深度分析 • 5w人已测

可从工作、生活、学习、社交等多方面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 “躺平” 心理。
工作方面 
工作态度:对工作任务缺乏热情和积极性,常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,如在撰写报告时,只是简单拼凑内容,不追求质量和深度。分配到新任务时,第一反应是拒绝或抱怨,而不是思考如何完成。
工作投入:在工作时间内,经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,如频繁刷手机、浏览娱乐网站等。对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,下班后几乎不会再考虑工作相关的事情,即使工作有紧急情况也不愿意加班处理。
职业规划: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,对晋升机会不感兴趣,不愿意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或提升技能的活动,认为这些努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帮助。
生活方面 
消费行为:消费观念趋于保守,更注重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,减少不必要的消费。如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,避免购买奢侈品或享受型消费,减少外出就餐、娱乐等活动的次数。
生活节奏:生活节奏变得缓慢,日常活动缺乏活力和激情。休息时间大多选择在家中度过,常以睡觉、看电视等轻松简单的方式打发时间,很少主动参与户外运动或其他有挑战性的活动。
家务处理:对居住环境的整洁和舒适度要求降低,不注重家居布置和生活品质的提升。做家务时也只是简单应付,房间长期不打扫,衣物堆积不及时清洗。
学习方面 
学习动力:对新知识、新技能的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,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。在有学习机会时,如单位组织的内部培训、线上课程等,会找借口推脱或只是形式上参与,不认真学习。
学习态度:对待学习任务不认真,如在参加学习考试时,不做充分准备,抱着侥幸心理应付考试。写学习心得或报告时,抄袭他人内容,不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。
自我提升:很少制定学习计划或设定自我提升的目标,认为学习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帮助,放弃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。
社交方面 
社交频率:减少社交活动的参与,主动回避各种聚会、社交场合,如以各种理由拒绝朋友的聚会邀请,很少参加社区活动、行业交流会等。
社交互动:在社交场合中表现沉默寡言,不主动与他人交流,对他人的话题缺乏兴趣,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。与他人交流时,也只是表面应付,不深入探讨问题或分享内心感受。
人际关系维护:对人际关系的维护变得淡漠,不主动联系朋友、亲戚,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也不积极回应。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,不主动沟通解决,而是选择逃避或冷处理。